学习计划不明晰
友课君接触过不少考生,备考较早,觉得时间充裕,不懂如何控制各科目的学习时间,有时候工作比较忙比较累了,就想把今天该学的内容放到明天。自己的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均衡。等到第二轮复习的时候,第一轮的知识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这就是没有合理的计划的问题。
1.你无法准确估算你自己学了多少内容。
2.你无法准确评估你的学习时间。
3.你无法保障你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
都最后,你会发现,你不知道自己这么长时间到底复习了个啥,然后到最后你就会开始质问自己,为什么我考不上MBA?
到这里你应该也猜到我要说什么了,没错,不能踩得第二个大坑就是——没有合理的复习计划。
在考MBA这样一个需要倾注高强度和长时间精力的活动中,你考前每一个阶段的复习都是在为你的初试蓄势,而90%的联考考生是没有不能百分百什么都不用想的投入到初试的准备中去的。这个备考的过程中,你总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工作的生活的,每一件小事都很有可能会对你正常的学习计划有巨大的干扰。
因此,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每个上岸的考生必不可少的东西。制定合理的计划后,即使你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耽误了,那你也可以抽出时间补上你的学习内容,来确保你的学习进度在有序向前。
缺乏全局思维
他们每天都在复习,但是从来没有总结一下复习了多少;他们每天都在努力,却从未想过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考研备考,本就应该是一个日益精进的过程。
不仅仅是一个个小知识点的学习和练习,更应该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学科的知识体系,逐渐形成该学科的思维模式。
就像很多同学说的:某一道提不会,一听老师讲解,惊呼,我当时怎么就没有想到?这就是你的思维体系还没有建立。学逻辑你肯定是不能用自己经历的生活误区去做逻辑题。
备考过程中只是一味机械式的看书刷题,而不进行系统性的反思,而缺少系统性的反思这一步,就很可能会让你的努力大打折扣。而不管是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或是职场中,很多人还是做不到全局性思维的,这种思维的历练也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那请从今天开始,试着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反思总结和学习练习一样重要。
缺乏信息搜集分析能力和正确认识、评估自己的能力
去年报考的时候遇到过不少同学说错过了报名,错过了现场确认,可谓是花式问题一大堆。
备考过程中,说不准什么时候,因为一些小细节你的努力你的努力就付诸东流。最基本的时间节点,还是很有必要掌握的清清楚楚的。
除了最基本的信息外,关于目标院校的了解也尽量做到越细致越好。开始准备初试提面和初试之前,建议你在院校官网钻头觅缝的搜索消息,什么历年招生计划,招生人数,历年复试线、报录比,以及历年复试和录取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做参考,我就对目标院校的报考难度大概有一个准确的预估。
还有关于你报考专业的详细信息,一些往年的提面真题,提面侧重点,复试安排,复试科目,考察内容等等。这些信息都是一个想要快速高效上岸的考研人必须要做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人的信息搜集能力。(当然这些信息,友课君也会不定期地更新)